随着低碳产业的超前布局,安泰已从“被服务者★◆”转化为“服务者”★★★◆◆■,绿源碳索牵头成立了安泰碳中和研究院,在山西省率先开展碳资产管理平台建设和减碳产业项目服务,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打造山西省碳中和领域重点创新平台载体◆★、成果转化平台与双碳技术中心。安泰还为其他行业■◆◆★◆、区域提供个性化碳资产托管服务★★◆◆◆◆,搭建双碳评价体系,提供更为直观的碳排放管理工具,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在安泰智能管控中心,不断跳动的数字和画面,会让人深刻体会到“智慧大脑★■★”的无所不能。智慧炼铁、智慧炼钢、智慧物流等,不断提升了企业人事效率、生产效率■◆★★■■、市场响应效率■■■★,劳动强度持续降低★■■◆■■。通过碳资产管理平台,洗煤、焦化★■■■、冶炼、发电◆■、炼钢、轧钢、建材★★◆、物流八大工序,在不同时段的碳排放量、历史变化趋势及在整个园区的碳排放量占比尽收眼底,让安泰人在减碳技术开发、碳成本管理★■◆★、碳配额管理、参与全国碳汇市场实现碳金融交易做到心中有目标,眼里有方向■■■★◆,脚下有力量,荣获计算机协会颁发的2022年度CSUA金龙奖可持续发展特别奖★■。这标志着安泰在“双碳”领域迈出了坚实步伐,为数智赋能转型升级贡献了安泰智慧和安泰方案。
站在新起点,安泰积极发挥省级特钢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主体作用,按下转型升级发展“加速键”,加大延链◆★★◆、补链、强链力度,主动优化产业结构,并前往上海、河北■★■、河南、四川、重庆◆◆、湖南等地区开展招商引资考察推介活动,完成了精制线材◆■■、紧固件◆◆★■■◆、钢绞线■★★◆★、焊丝焊条■★、钢结构及表面处理、物流等加工企业和配套园区的考察工作,并与多家达成了合作意向,引领各类要素资源向特钢材料产业链汇聚,并加快推进“山西安泰精品钢深加工★★◆★■‘零碳’产业园◆■■”建设,建成后,将形成★■◆■“万亩园、两万人、三片区■◆★◆★、五业态、六协同、七百亿”的规模。
巍巍太行◆★★,秀丽汾河,山西安泰控股集团◆■■◆★★,这座坐落于山西晋中介休的绿色工厂,在◆◆■★◆“披绿焕彩■◆★”中释放出勃勃生机。徜徉在草木葳蕤的厂区里,目之所及,皆是美景,绘就了一幅■■“厂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绿美生态画卷■■。行进在科技感十足的车间里,倾心聆听■◆,处处跳动着数智化的强劲脉搏,是企业与人工智能的一次次◆★★★★◆“双向奔赴■■★★◆◆”■◆★■◆◆。站在★★■★■“新”潮澎湃的生产线★■,所到之处,涌动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展现着中国式现代化民营企业拔节成长的力量■■■★■★。★★★“绿色低碳发展是我们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主动选择★★■★■◆,不是权宜之计,这是安泰人应有的认知和自信。围绕◆★‘双碳’目标,我们必须直面问题★◆■■,马上行动★■★,且早一步行动★★,就会多一份主动■◆。”山西安泰控股集团总裁李猛的讲话掷地有声。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须有新担当◆★◆◆★◆。做好绿色低碳高质量转型这篇大文章■◆■,号角已经吹响,奋斗正当其时■★◆■◆!
3月26日,海湾集团召开党委会■■■★,对集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作出安排。
安泰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起来的第一批民营企业★■★■◆◆,40多年来■■◆◆,始终坚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由创业初期的单一焦化企业逐步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特钢产业聚集区,不断踩着时代节拍走向愈发广阔的发展舞台◆■◆。
3月26日◆◆,在于北京举行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cippe2025)★■◆◆◆◆,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瑞集团)举办了◆★“智慧井场数智化未来”油气装备AI数智化时代创新发★■◆◆★■....
安泰人坚信,只要继续加大转型步伐,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能牢牢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他们将环保节能项目建设工作提升至战略高度■◆■◆◆,坚持一把手工程◆◆◆■★,全面启动“引领绿色发展、树立能效标杆、践行双碳使命”工作,开展“全员、全工序、全流程”大梳理,从组织排放到在线监测,从资源消耗到回收利用,认真分析研究◆■、明确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找准实施路径◆★◆■■★,推动战略落地★■■。
风雨兼程★◆■★★★,大道无垠■■◆★■。40多年来,安泰始终初心如磐■■★★,以岁月为轴,山河为卷,发展为笔◆◆■◆■■,把担当■★、果敢、勇毅写在蓝天碧水间■★◆★,写在改革发展攻坚中,更是把一拳拳报国赤诚镌刻在高质量发展新的里程碑上★■◆◆★◆,书写出奋进新时代的非凡答卷。
近日,中国化学所属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团支部联合法律合规部在肥西县上派镇金田上开展了植树节志愿服务活动。
近日★◆■■◆,中石化股份公司召开2024年度油气储量和开发利用数据统计对接会。江汉油田研究院牵头完成的江汉油田“自然资源部油气矿产储量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油气储量探明数据库”“中石化三级储量数据库◆★★■■★”和★◆★◆“中国石★◆■.◆★.■■.
在推进产业链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安泰坚持以精取胜、以特求胜、以优制胜,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径◆★,立足高端设备◆◆★■◆■,攻克核心技术,发力高端产品。一是产线一流。安泰引进美国摩根技术高线大盘卷生产线,集成当今钢铁行业优特钢冶炼和轧制生产的先进技术,轧钢全线实现无扭轧制★◆,粗、中、预精轧机全部为高刚度短应力线轧机。该设备采用连铸坯热送热装技术◆◆■、高压水除鳞技术等国内外先进技术,将生产水平推上新高度;引进亚洲单条规模最大◆■★、国内单条轧线覆盖规格最全的H型钢生产线,拥有国际先进的加热炉自动燃烧技术、CCS紧凑式万能轧机和机架整体开启式高效换辊系统◆◆■、CRS双支撑式快速换辊矫直机技术等。其中,串列式CCS可逆轧机机组布局紧凑合理,可在低运行费的情况下实现较高产量★★★;串列轧机采用TCS自动化控制系统,AGC全自动液压辊缝系统及HGC自动化动态补偿系统,控制精度达到了0.001毫米级别。
三是产品高端。依托高线大盘卷生产线,不仅建成了山西省重要的工业用线材专业生产基地,还填补了山西省内高强度冷镦钢、锚链钢、焊丝钢、钢绞线用钢、易切削钢等钢产品的空白,其中高强度稀土冷镦钢ML20MnTiB★★,该技术突破了稀土冷镦钢规模化应用的技术瓶颈,凸显出钢材的耐低温冲击■◆◆★★◆、抗腐蚀性能,是制造精品■★、长寿钢材关键技术,为开发高品质■◆★★◆、绿色(低碳、长寿命)钢材奠定了技术基础。通过H型钢生产线★■■■,安泰成功开发出能满足0℃■■★◆◆、-20℃、-40℃低温冲击性能的Q355C、Q355D、Q345E牌号★■,为下游加工企业配套开发了H550×300~850×300等子规格产品,并通过日标、韩标、欧标系列产品认证,成为国内出口韩国市场三大企业之一。凭借多规格型号及过硬的质量★◆◆◆★■,热轧H型钢入选首批“山西精品”,荣获山西省名牌产品,全国实施用户满意工程活动产品,被优选应用于北京大兴机场◆◆■◆、北京金融街项目、武汉绿地中心、五矿中冶成都欧亚大陆桥枢纽项目、太原地铁项目、贵州天眼等重点工程。特别是耐低温材质Q345E产品成功应用于新疆石河子钢板仓项目,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肯定。未来,根据市场需求,安泰将持续研发耐候★◆■◆、耐火、抗震H型钢、耐海水腐蚀型钢★◆,以及满足高寒地区使用的耐低温冲击性能(-60℃)的型钢产品等。“安泰制造”正以绿色、高端★■、精品的形象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中国工业魅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钢铁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步伐也一直在加速,不断推出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流程、新业态已经彻底改变了钢铁业的面貌■■。
践行“双碳◆■◆◆”行动,安泰人步履不停。安泰建成了CO2养殖微藻“碳中和”工业化示范项目,开创了国内微藻固碳行业先河,为降低企业碳排放又探索出了一条可行路径。该项目于2022年6月进入试生产★◆■◆■,把5G数字化光合反应系统嵌入生产管理的全链条,采用NPS系统将焦炉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合理有效地捕捉并作为微生物养藻的生长基,从而转化成高附加值和高营养价值的藻粉产品,实现了二氧化碳高效减排■★。项目占地12亩◆★◆★■◆,达产达效后可年产藻粉80吨◆★,减排CO2约1000吨,其产品蛋白核小球藻藻粉的市场前景广阔,不仅可以作为藻类保健品,也可以作为人类的食物缓解资源紧缺的陆地粮食作物压力◆◆★■。值得一提的是,《安泰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及数字化转型“碳◆◆★”索实践》案例成为第二届新华信用金兰杯ESG优秀案例,《一种用于微藻培养的烟道气预处理的系统和方法》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安泰还荣获◆★◆“介休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特色转型类以工补农先进企业”“2022年度农业项目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
安泰常务副总经理王凤斌介绍◆■★,该平台架构分为3层■◆,分别是数据同步层、数据运算层和数据展现层。数据同步层自动从能源系统取数■◆■,涵盖了主要生产和物流设备监测数据采集。数据运算层建立了全产业链各企业、各产品碳足迹跟踪、碳因子库集成、碳减排目标等业务场景模型,通过创建数字化展示页面■■★◆◆■,涵盖了八大工序,构建成完整的碳源数据采集库,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二是创新有为。安泰坚信人才强★■★■、技术强、企业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管理理念,深化产教融合,通过师带徒◆◆■◆■■、推行工种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工作■★◆■、组织职工劳动技能大赛、订单培养■★◆■、运营实训基地等多种方式,持续推进全员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有作为的技能人才◆◆◆。他们积极投身核心技术攻关,依托省级技术中心★★■■◆■、优特钢研究院等科研平台,解决★◆■■“卡脖子”问题,形成94项专利技术,其中■★◆,冷镦钢◆■◆★★■、超大规格H型钢、洁净钢冶炼技术、线材轧制技术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专利50余项★★,2项科技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安泰还先后与国内知名教学、科研机构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借助前沿科技力量◆■,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建立并完善了优特钢生产质量控制体系◆★,向优特钢中高端市场进军◆◆。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安泰一派繁忙景象★◆■◆,掩映在绿色中的厂房,全自动生产线高速运转■◆■◆,一批批高端绿色的特钢产品正被运往全国各地■■。“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辉煌时刻,安泰正以昂扬的姿态■■、勇扛民企使命,把高质量发展与实现■◆★◆◆■“双碳★★■■★”目标任务结合起来■◆◆,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结合起来◆★■★,与产业布局优化调整结合起来,把“钢铁脊梁”基业做得愈发绿色、智慧、多彩,一起向未来,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脱硫废液有新解决方案了!”消息传来■■,振奋人心。安泰参与并攻克了困扰企业多年的焦化脱硫废液处置难题,成功将脱硫废液制酸技术应用于生产中。“该技术每年可处理3.65万吨脱硫废液和3650吨硫膏,所生产的2万吨一等浓硫酸(93%),全部回用于氨回收工段生产硫铵◆★,可副产4.8万吨蒸汽。同时,安泰收集周边焦化企业脱硫废液并资源化利用,将工业危险废物‘变废为宝’,实现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经济效益双赢,共享绿色‘红利’。”李猛表示。这一创举■◆■★◆■,既为企业自身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焦化行业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成绩来之不易,前路任重道远。安泰不搞运动式“降碳”◆■◆、也不踩“急刹车”,坚持◆■★◆◆■“一步一印★★■◆”奔赴“明天的安泰”,成立山西绿源碳索科技有限公司,与多家科研单位联合组建碳捕集利用与管理技术创新中心,完成多个电化学水处理项目◆★★◆★★、水池除藻项目、循环水纤维球过滤与催化软化项目的设计、采购◆■■◆★◆、建设与调试。安泰牵头编制了《烟道气中CO2养小球藻固碳量的计算方法》团体标准,并发布《电化学处理循环水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填补了标准体系中的空白。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一个个“变身”实例★◆◆◆★★,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一个★★◆■“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的美丽安泰正阔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能耗双控■★★”“碳排双控★◆★◆”等政策的接连落地,安泰敏锐地察觉到◆◆◆,绿色低碳转型迫在眉睫。值得庆幸的是,安泰追逐“绿色梦■★◆★◆”的脚步从未停歇★■■★◆,创业之初便围绕污染治理■■◆◆★★,积极开展炼焦技术提升,率先实现了由土焦炉到改良焦再到可化产回收的机焦炉型的装备升级。上世纪90年代初◆◆★,安泰制定了“靠科技促环保■★■,向环保要效益,积极拓展两大市场”发展纲要■◆,按照打造链型产业结构的发展理念,把上游产业的废物变成下游产业的原料,精心构筑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废渣★★★、废气、废水环保产业链。2000年,安泰提出了“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企业不消灭污染,污染就会消灭企业◆★★◆■■”环境治理理念■★◆◆■,主动淘汰了部分小高炉、小机焦、小水泥,投资40亿元新建和改建年产300万吨特钢项目,无不彰显了安泰人超前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担当。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一直以来,安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全★◆★■★■“绿◆★◆”以赴,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甲2号《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邮编:100120
安泰先后投入30余亿元■◆★,建成高炉煤气精脱硫、一二次除尘改造、钢渣热焖、污泥压球、干熄焦余热回收、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等200多个项目,能源使用效率大幅提升,污染物排放全部达到超低排放标准要求,尤其是焦化率先完成超低排放评估检测,被列入第一批山西省焦化行业环保绩效A级企业。
电话:0351-7658126
传真:0351-7658133
邮箱:admin@antaiholding.com
地址:太原市平阳路126号